![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bedRL1-LtF-AECjSuWBQZBBjreWpbGa1Q_ETQRJQKRGvtDodP5pI8zgxcyb7w6BMvNfd3GhVDVQ=s0-d)
傳統的顯卡、螢幕組合中,螢幕的每秒更新頻率是固定的,而顯卡每秒輸出的幀數卻是變動的。如此一來當螢幕的更新頻率高於顯卡提供畫面的速率時,容易發生卡格;而更新頻率低於畫面提供的速率時,又有機會發生畫面撕裂的現象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Nvidia 推出了 G-sync 技術,而 AMD 則是在去年底推出了 Freesync 技術來因應。 在本質上,兩者相差不大,都是由顯卡控制螢幕的更新頻率,讓螢幕的更新與顯卡的輸出同步。不同之處在於,G-sync 需要支援的螢幕製造商在螢幕內裝入一個專門的控制晶片,而...
from Engadget 中文版 RSS Feed http://ift.tt/1FJK9fH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